close
  不只一次當別人問到我回家煮不煮飯的時候,我會不小心據實以答:「以前都是老公煮,最近懶了,常常吃外面。」聽者往往不可置信地大笑以對,客氣點的大讚:高招高招,親近點的便直問你有沒有搞顛倒啊?其實,熊爺確實對做菜頗有一些興趣天賦,又不似我口味廣泛來者不拒,所以多半是他做菜受我讚美的多,或我做菜讓他不放心的多。
  我認識許多喜歡下廚的男士,有些人歸因自己是設計師,有些則認為是同志的優異天賦。總之對他們來說,「烹飪是一種興致」這話可是大導演李安說的。旅遊生活頻道主持烹飪的美麗貴婦奈潔拉也曾表示,購物整天令她非常疲憊,需要一點「廚房治療」。在不必當成例行任務的情況下,我著實相信烹調食物確實是創作,因此也有紓解心靈的功效。只不過我的紓解成果,別人常常不大理解罷了;就像我不甚輪轉的閩南語,我可以講,偏生別人總聽不懂!這種舉世孤獨的無奈,恐怕只有屈原能夠約略體會。
  總之身為一個天生老饕,若能隨時點石成金,變出自己想吃的東西,當然是我相當嚮往的境界。因此,本著勇於冒險的實驗精神以及不拘小節的隨和個性,使我創作過「麥當勞番茄汁」和「胃乳特調咖啡」之類極為理性的作品,都使人嘖嘖稱奇。然而優異的表現也使我更加被人群孤立。很少人能有足夠的眼光,懂得欣賞我廢物利用、惜物惜福的持家態度。因此我「廚房治療」後的成果,往往如聚寶盆一般,始終有取用不盡的感覺!對我們這個兩口之家來說,確實富庶得難以負擔。因此才會在經歷兩三年的積極治療後,自然而然的傾向外食。
  我有時候覺得納悶:餵飽自己,應該是本能的事,豈有不會之理?尤其是以美食自豪的中華民族。前不久讀到某前輩學者的文章提到,中國人誰不會炒兩個菜?出國在外想念家鄉味時,老遠找到個中國餐館,老闆還體貼的問「你炒還是我炒?」然後獨留作者在廚房裡重溫舊夢,自己去蹲在戶外吸煙。好一副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境界!另外一個以全民廚師為豪的是義大利,連黑手黨出勤之前還要全家做菜圍爐一番,真是不罔馬可波羅的一番傳播教化。「愛國」如我,自是斷乎不會拋開這個優良傳統不顧的,即使掌聲不多,也不曾真正澆熄我的創作熱情。熊爺與我經常「同桌分炊」,每回看我興匆匆趕回家做午飯,都忍不住好奇我吃什麼,泰半的答案都是「豬菜」。許多食物我明知他不愛吃〈特別是麵條〉不會和我同享,但我仍喜歡看著食物在鍋裡變化的過程。自己煮的東西有媽媽的味道,有家的味道,尤其有一種「我可以主宰自己的幸福」的味道。
  前不久有人認為我該親自煮點東西請他,才能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,化解一些恩怨。well,如果我的幸福,不會導致他的不幸的話,我確實認為以廚會友,是相當有誠意的事。希望他的品味,比熊爺略好一些才好。否則,我只好請他去見見阿源,看看是否能夠讓他了解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ssiptab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